2025年4月7日,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以答记者问形式发布最新监测结果,宣布已完成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海域海水及海洋生物样本的分析检测。
检测显示,样本中氚、铯-134、铯-137、锶-90等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均处于正常范围。这是中国首次对福岛周边“海洋生物”安全性进行系统性确认并公开结果。
监测行动:从海水到生物样本的全面覆盖 自2024年日本启动核污染水排海以来,中国持续通过独立采样与国际合作机制实施科学监测。2024年10月,中国专家首次赴福岛排海口附近海域独立采集海水样本,并于2025年1月公布检测结果,显示核素浓度未现异常。为进一步验证排海长期影响,2025年2月下旬,中国科研机构再次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发起的追加监测任务,与其他国家专家共同采集了包括海水、待排放核污染水及海洋生物样本。此次生物样本的检测分析,尤其关注了鱼类等水产品中放射性核素的富集效应,结果显示未超出安全阈值。
技术路径:科学验证与数据共享机制 国家原子能机构强调,中方检测严格遵循国际标准,数据将提交IAEA统一汇总发布。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4月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指出,单次检测结果正常不能作为长期安全性的保证,须依托持续监测体系。在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中,日方已承诺接受长期国际监督,并确认中方独立取样监测的合法性。这一多边验证机制旨在通过交叉比对数据,确保监测结果的客观性与透明度。
行业影响:水产品安全信心与风险防控 此次海洋生物样本的安全性确认,为我国水产品进口管理及渔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2024年日本排海启动后,中国海关已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并加强对国内海域的放射性监测。上海海洋大学专家陈新军指出,洋流可能加速核素扩散,但通过严格检验和实时监测,消费者可对市场流通的海产品保持信心。国家原子能机构建议,未来需进一步研发高灵敏度检测仪器,并强化海洋放射性核素的自动化监测技术,以应对潜在风险。
立场重申:反对排海立场不变,呼吁国际协作 尽管当前监测结果未现异常,中国外交部再次申明反对日本排海行为的立场,强调核污染水处置缺乏先例且存在不可逆风险。中方将继续联合国际社会,敦促日方履行承诺,确保排海全程受控于IAEA框架下的国际监督。
中国通过独立采样与国际协作,构建了涵盖海水、生物样本及长期动态监测的立体化监督体系。此次海洋生物安全性结果的公布,既为行业与公众提供了阶段性科学依据,也凸显了维护全球海洋生态安全的坚定立场。未来,持续的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将是应对核污染水挑战的核心路径。
#航运更新
#水果
秘鲁钱凯港至上海港航线首船“新上海”轮顺利抵达 装载超过两万吨秘鲁鲜果 含蓝莓、牛油果、葡萄及芒果等
2024/12/19
来源:水果观察、17356冷链物流网
12月18日,中远海运旗下“新上海”轮经过23天的航行,从秘鲁钱凯港抵达上海洋山港,这是自秘鲁钱凯港开港后首个“钱凯—上海”正式航次,标志着从钱凯港到上海港的海运航次首次双向贯通。据悉,本次“新上海”轮上运载的货物包括秘鲁当地的蓝莓、牛油果等特色水果及矿产品。
钱凯港是南美地区枢纽港,并且复刻了上海自动化码头技术,成为南美首个智慧港口,可以24小时高效运转,一期就能实现近期每年100万、远期150万标准箱的设计吞吐能力。钱凯港距离利马约70公里,项目初期投资约13亿美元,于11月14日启用。此前,秘鲁海运市场进出口货物主要依靠各船公司的南美西干线挂靠秘鲁卡亚俄港完成。钱凯港开通后,使得秘鲁到中国的海运时间大幅度缩短至23天左右,比目前市场上秘鲁至中国的平均海运时间大幅减少。
值得一提的是,在蓝莓、牛油果等水果的冷链运输中,中远海运使用了“IBOX智能冷箱”等专属设备,全程可视可控,实现冷链自主管理,对温度、湿度可做到实时监控和异常反馈,保障货物运输全程安全和新鲜。
免责声明:此消息转载自其他媒体,玉湖福谷发布该内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玉湖福谷提醒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STANBROKE

FERGUSON

Blum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