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2886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89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398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773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466
阿联酋迪拉姆兑人民币(AEDCNY) 1.9857
阿根廷比索兑人民币(ARSCNY) 0.0068
玻利维亚诺兑人民币(BOBCNY) 1.0539
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BRLCNY) 1.2558
加拿大元兑人民币(CADCNY) 5.2743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CHFCNY) 9.009
智利比索兑人民币(CLPCNY) 0.0075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2886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89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398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773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466
捷克克朗兑人民币(CZKCNY) 0.3353
丹麦克朗兑人民币(DKKCNY) 1.1246
印尼盾兑人民币(IDRCNY) 0.0004
印度卢比兑人民币(INRCNY) 0.0856
日元兑人民币(JPYCNY) 0.0517
韩元兑人民币(KRWCNY) 0.0051
哈萨克斯坦坚戈兑人民币(KZTCNY) 0.014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2886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89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398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773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466
缅元兑人民币(MMKCNY) 0.0026
澳门帕塔卡兑人民币(MOPCNY) 0.9126
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MXNCNY) 0.3698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人民币(MYRCNY) 1.6636
挪威克朗兑人民币(NOKCNY) 0.7013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NZDCNY) 4.3706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2886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89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398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773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466
巴拿马巴波亚兑人民币(PABCNY) 7.2939
秘鲁新索尔兑人民币(PENCNY) 1.9619
菲律宾比索兑人民币(PHPCNY) 0.1288
瑞典克朗兑人民币(SEKCNY) 0.7648
新加坡元兑人民币(SGDCNY) 5.5897
泰铢兑人民币(THBCNY) 0.22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2886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893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398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773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466
土耳其里拉兑人民币(TRYCNY) 0.1908
新台币兑人民币(TWDCNY) 0.2247
乌拉圭比索兑人民币(UYUCNY) 0.1726
越南盾兑人民币(VNDCNY) 0.0003
南非兰特兑人民币(ZARCNY) 0.389
新闻图片1668
越南明富集团拟建3万吨虾类加工厂 日本成其最大出口市场
越南明富集团拟新建3万吨虾类加工厂,日本取代美国成为公司第一大出口市场。越南最大虾企明富集团( Minh Phu Seafood Corp.)计划投资扩建一家3万吨虾产品加工厂,将总产能提升至12.1万吨,并发力进军日本市场,以规避美国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明富集团首席执行官Le Van Quang在接受 Suisan Keizai 采访时表示,公司计划在越南金茂地区新建一处加工厂,以满足包括日本在内的全球需求的增长。新工厂专注于增值产品生产,年产能约3万吨。新工厂中40%生产线将生产去壳带壳虾和去头去壳虾,剩余60%专注于高附加值产品,包括面包虾、 天妇罗虾和虾寿司等等。2024年2月,明富集团子公司 Minh Phu Hau Giang运营的另一家新加工厂正式投产,产能从7.6万吨基础上增加1.5万吨。自投产以来, Hau Giang新工厂已陆陆续续接到海外客户订单。Hau Giang工厂80%产能为面包虾,其余为天妇罗产品。在供应链方面,目前明富集团约有20%原料从自有养殖场采购,明富养殖场通过改进养殖技术降低原料成本, 饲料转化率从1.6-1.7下降至1.3左右,近几年养殖存活率明显提升。公司还在不断测试新养殖模式, 应对白浊病和 传染性肌坏死病风险, 放养密度保持在每平方米100-120尾,在 83至85天内养殖至约33克,即每公斤30条左右。另外,受美国关税影响, 明富集团改变了出口策略,日本已超越了美国成为公司第一大出口市场,美国份额下降至15%-18%,成为公司第四大市场。澳洲、欧洲为公司第二、三大出口市场。同时,明富集团也有少量进料加工业务,包括从厄瓜多尔进口白虾原料, 以满足客户需求,目前这部分业务仅占公司总产出的 几个百分点。
新闻图片1659
中澳龙虾贸易全面重启 五年协议价值2550万美元
在中国解除贸易限制后,澳大利亚海产品行业迎来重要商机。澳大利亚知名龙虾生产商弗格森澳大利亚公司近日与中国东方航空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签署为期五年的备忘录,东航将通过其贵宾俱乐部渠道向会员提供高端龙虾礼盒。这项价值4000万澳元(约2550万美元)的合作,被视为中澳龙虾贸易复苏的重要里程碑。根据协议内容,作为中国三大航空集团之一的东航,将利用其庞大的客户网络,向约10万名高端会员推广澳大利亚岩龙虾产品。同时,东航成熟的冷链物流体系将确保这些生鲜产品高效进入中国零售市场。弗格森澳大利亚公司董事总经理安德鲁·弗格森表示:"此次合作开启了公司与东航的战略伙伴关系,通过整合双方在供应链领域的优势,我们将共同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这一合作源于今年初中国采购团的南澳考察之行。当时,东航代表与11家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海鲜进口商专程造访当地生产企业。值得关注的是,在去年11月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弗格森公司等26家澳企业就获得了政府的重点推介,为此次合作奠定了基础。最新贸易数据显示,在截至2025年2月,澳州向中国出口的龙虾总量已突破520吨,创下4710万澳元的出口额。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不仅为澳大利亚海产品行业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更释放出中澳经贸关系持续向好的积极信号。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预计将有更多澳洲优质海产品进入中国消费市场。
新闻图片1660
韩国3月自华水产品进口量增长7% 鲜活贝类成亮点
据国际水产贸易机构Union Forsea Corp.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3月韩国自中国进口水产品总量达20,967吨,较去年同期19,671吨增长7%,延续了中韩水产品贸易的稳定态势。今年第一季度累计进口量61,425吨,与去年同期的61,713吨基本持平,显示中国仍稳居韩国最大水产品供应国地位,占其进口总量的26%。细分品类呈现明显分化:作为传统大宗商品的冷冻鮟鱇鱼进口量12,949吨,同比下降8%,反映韩国加工产业需求调整;而活体贝类表现亮眼,其中活蛤进口量5,999吨(+4%)、硬壳蛤3,925吨(+9%),显示餐饮市场对鲜活产品的偏好增强。值得关注的是,冷冻鱿鱼进口量骤降19%至3,769吨,业内人士分析可能与东南亚替代货源增加有关。尽管进口量提升,但价格因素影响显著:3月进口额达7,237万美元,同比增长5%,但第一季度总额2.1049亿美元同比微降1%。进口均价由去年同期的3.46美元/公斤降至3.43美元/公斤,表明部分品类正面临价格竞争压力。Union Forsea分析师指出:"中国出口商通过调整产品结构维持了市场份额,但需警惕新兴供应国的价格挑战。" 当前数据揭示两大趋势:一方面,中国水产品凭借稳定的供应链和品类多样性,在韩国市场保有较强韧性;另一方面,消费升级推动的品类结构调整日益明显,鲜活及高附加值产品需求增长,传统冷冻产品则需寻求突破。随着第二季度消费旺季临近,韩国进口商预计将加大贝类及深加工产品采购,中国出口企业或需进一步优化供给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
新闻图片1658
伊朗水产出口激增17% 中国市场成关键增长引擎
伊朗水产行业在2025年迎来出口“丰收年”。根据伊朗海关总署(IRICA)最新公布的数据,截止至2025年3月19日的伊朗1403年,伊朗水产出口量达到19.6万吨,出口总值高达3.72亿美元,较前一年分别增长29%和17%。这一增长中,中国市场表现尤为突出,成为伊朗水产出口的三大目的地之一。IRICA数据统计处副主任Arezou Ghanion指出,伊朗出口增长的核心动力主要来自对虾、金枪鱼和鲤鱼类产品。这三类产品合计占据了伊朗水产出口总量的64%、总值的65%。其中,中国市场对伊朗虾类产品的需求尤为旺盛,为出口增长注入了强劲动能。近年来,伊朗不断加强与中国的水产贸易合作,通过优化检疫程序、提升冷链物流与扩大直供渠道,成功在中国市场树立了“高性价比中东海产”的品牌形象。专家分析指出,伊朗对华水产出口的稳定增长,也反映出中国市场对进口水产的多元化需求正在扩大。伊朗水产行业之所以能实现如此高速增长,得益于其近年来在水产养殖领域的持续投入与技术升级。伊朗渔业组织(IFO)推动多项结构性改革,包括提供低息贷款、扩展网箱养殖区域、推广现代化育种技术等,有效提升了整体生产能力。据官方规划,伊朗将在下一年度(伊朗1404年,即2025年3月至2026年3月)力争将水产出口总额提升至10亿美元,整体产量提升至260万吨,相比前一年度的150万吨增长近七成。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中伊双边经贸关系不断深化,中国有望在未来成为伊朗水产出口的“最大单一市场”。特别是在虾类、鲤鱼等中餐需求旺盛的品类上,伊朗产品在价格与供应能力方面具备较强竞争力。此外,中国消费者对可持续、绿色、品质稳定的进口水产品需求持续增长,也将推动伊朗在环保养殖、可追溯认证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扩大其在中国高端市场的份额。伊朗水产行业正在走出一条“出口导向型”的高质量发展路径。面对中国等亚洲市场的强劲需求,伊朗正加速构建更具全球竞争力的水产供应体系。可以预见,未来的中伊水产贸易将在更大范围内展开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闻图片1642
智利银鲑产量预计增长6% 大规格产品转向非日本市场
行业消息人士透露,智利银鲑(coho salmon)养殖商预计在 2025 - 26 季产量将迎来 6% 的增长,并计划将新增产量重点投向日本以外的市场。在新一季养殖周期(自 2025 年 7 月起),预计将有大约 7200 万尾银鲑鱼苗投入海水网箱,相较于 2024 - 25 季的 6800 万尾有所增加。部分生产商正从大西洋鲑转向银鲑养殖,尽管 7200 万尾的投苗量仍比 2022 - 23 季低 5%(受阿拉斯加红鲑丰收和日本需求疲软影响),但已呈现出复苏趋势。按平均单鱼收获重量 4.2 公斤、死亡率 8% 计算,2025 - 26 季智利银鲑总产量预计可达 28 万至 30 万吨。在今年 3 月的美国波士顿海鲜展(SENA)上,智利大型养殖企业销售高管证实将加大对非日本市场的供应,另一家智利生产商的东京市场负责人近期也重申了这一策略。与此同时,生产商正转向更大规格的银鲑产品。例如,智利某头部企业计划将平均单鱼重量从本季的 4.5 公斤提升至 4.8 公斤,并已停止供应 4 - 6 磅(约 1.8 - 2.7 公斤)去头去脏(H&G)产品,转而向日本出口 6 - 8 磅及 8 磅以上规格。消息人士称:“银鲑生长速度快,延迟收获可轻松获得更大规格,整个智利银鲑行业都在向大规格转型,这能提高出肉率并降低饲料等生产成本。” 另一家企业高管预测,未来 3 - 5 年内 4 - 6 磅规格占比将降至 5 - 15%,而 6 - 9 磅规格可能达 70 - 80%。然而,智利银鲑产业在日本市场面临挑战。日本市场长期偏好 4 - 6 磅规格银鲑(尤其适用于定重鱼片加工),但智利大规格产品的增加正迫使当地买家调整策略。东京进口商表示:“6 - 9 磅或更大规格需额外分割才能制成零售包装的 60 - 80 克鱼片,加工成本更高。” 目前日本市场 9 磅以上 H&G 产品价格比中小规格低 20 - 50 日元 / 公斤。尽管如此,贸易商指出:“日本对智利银鲑的依赖度持续上升,买家若想保证供应量就不得不接受大规格产品。” 预计 2024 - 25 季日本进口的 7.8 万 - 7.9 万吨 H&G 银鲑中,约 5000 吨为 9 磅以上规格。智利海关数据显示,在出口格局多元化方面,2024 年 8 月至 2025 年 3 月 H&G 银鲑出口净重(毛重扣除 10% 包装)为 11.65 万吨,同比减少 3%。日本仍为最大目的地(7.54 万吨),但占比从 73% 降至 63%。越南(7574 吨,+160%)、俄罗斯(6353 吨,+83%)和泰国(3224 吨,+48%)进口量显著增长。中国进口量翻倍至 4287 吨,韩国则下降 8% 至 4347 吨。在冷冻鱼片出口方面,日本进口量增长 21% 至 1.8 万吨,但占智利出口总量比重从 49% 降至 45%;其他市场进口量激增 43% 至 2.21 万吨。智利银鲑产业正通过产量增长、产品结构调整以及市场多元化拓展,积极应对全球市场的变化与挑战。
新闻图片1644
印尼南美白对虾第16周价格小幅回升 各规格均价上涨
根据印度尼西亚公司 Jala Tech提供的每周数据显示,在第16周,各规格印尼南美白虾的价格均有所走强。根据对虾养殖技术平台Jala提供的数据, 30、40、50和60头规格对虾均价分别升至71,000印尼盾/公斤、66,900印尼盾/公斤、62,800印尼盾/公斤和59,750印尼盾/公斤;70、80、90和100头规格价格也分别上涨至57,000印尼盾/公斤、52,000印尼盾/公斤、50,000印尼盾/公斤和49,000印尼盾/公斤。以美元计算,30 和 40 只虾的价格分别为 4.23 美元/公斤和 3.98 美元/公斤; 50 和 60 只虾的价格分别为 3.74 美元/公斤和 3.55 美元/公斤; 70 和 80 只虾的价格分别为 3.39 美元/公斤和 3.15 美元/公斤; 90 和 100 只虾的价格分别为 2.98 美元/公斤和 2.92 美元/公斤。从月度数据观察,虽然2025年3月价格较2月和1月有所回升,但4月以来多数规格价格已回落至3月水平之下。以60头规格为例,印尼产地价格3.46美元/公斤在全球市场中位列第四,低于中国(6.02美元/公斤)、泰国(4.52美元/公斤)和越南(4.17美元/公斤),但已反超印度(3.37美元/公斤)。按地区划分, 东爪哇主产区在第16周价格总体持稳或小幅上涨。其中40头规格上涨1,000印尼盾/公斤至66,000印尼盾/公斤,但仍低于关税前69,000印尼盾/公斤的水平;60头规格同样回升至60,000印尼盾/公斤。不过,90和100头等最小规格产品延续跌势,自4月2日美国关税政策宣布以来已累计下跌4,000印尼盾/公斤。最后,楠榜、中爪哇、西努沙登加拉省和亚齐省的价格尚未更新。
中国海关进口信息
中国海关进口情况
进口量(万吨)
进口额(亿元)
均价(元/公斤)
2025年2月 最新进口情况
总进口量(万吨)
8.96
环比变化: -26.54%
总进口额(亿元)
32.9
环比变化: -24.5%
进口均价(元/公斤)
36.7
环比变化: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