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3099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542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424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795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466
阿联酋迪拉姆兑人民币(AEDCNY) 1.9908
阿根廷比索兑人民币(ARSCNY) 0.0067
玻利维亚诺兑人民币(BOBCNY) 1.0561
巴西雷亚尔兑人民币(BRLCNY) 1.2615
加拿大元兑人民币(CADCNY) 5.2854
瑞士法郎兑人民币(CHFCNY) 8.9366
智利比索兑人民币(CLPCNY) 0.0076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3099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542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424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795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466
捷克克朗兑人民币(CZKCNY) 0.3334
丹麦克朗兑人民币(DKKCNY) 1.1162
印尼盾兑人民币(IDRCNY) 0.0004
印度卢比兑人民币(INRCNY) 0.0858
日元兑人民币(JPYCNY) 0.0517
韩元兑人民币(KRWCNY) 0.0051
哈萨克斯坦坚戈兑人民币(KZTCNY) 0.0141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3099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542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424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795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466
缅元兑人民币(MMKCNY) 0.0026
澳门帕塔卡兑人民币(MOPCNY) 0.915
墨西哥比索兑人民币(MXNCNY) 0.3725
马来西亚林吉特兑人民币(MYRCNY) 1.665
挪威克朗兑人民币(NOKCNY) 0.7036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NZDCNY) 4.3802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3099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542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424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795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466
巴拿马巴波亚兑人民币(PABCNY) 7.3099
秘鲁新索尔兑人民币(PENCNY) 1.9759
菲律宾比索兑人民币(PHPCNY) 0.1291
瑞典克朗兑人民币(SEKCNY) 0.7642
新加坡元兑人民币(SGDCNY) 5.5772
泰铢兑人民币(THBCNY) 0.2199
美元兑人民币(USDCNY) 7.3099
欧元兑人民币(EURCNY) 8.3542
港元兑人民币(HKDCNY) 0.9424
澳大利亚元兑人民币(AUDCNY) 4.6795
英镑兑人民币(GBPCNY) 9.7466
土耳其里拉兑人民币(TRYCNY) 0.191
新台币兑人民币(TWDCNY) 0.2248
乌拉圭比索兑人民币(UYUCNY) 0.173
越南盾兑人民币(VNDCNY) 0.0003
南非兰特兑人民币(ZARCNY) 0.3927
新闻图片1013
布基纳法索和马里大幅增加从中国进口罗非鱼 抵消美国关税影响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报告( GLOBEFISH | Quarterly Tilapia analysis - February 2025 )指出:尽管供应紧张,但全球罗非鱼市场保持稳定,特别是非洲地区需求旺盛,推动了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罗非鱼出口。美国罗非鱼的购买价值上升,但购进量因需求减少、成本上升和监管政策变化而下降。巴西的罗非鱼出口持续增长,尤其是出口到美国的部分。中国广东省的罗非鱼供应保持稳定,整体供应量依然紧张 ,罗非鱼供应商曾探索将生产转移至越南的可能性,但由于中国已建立的供应链优势,这一选项被认为不可行。在唐纳德·特朗普任美国总统后,中国海产品出口商正在为美国可能对海鲜征收新关税做准备。从长远来看,罗非鱼行业仍将保持韧性,不太可能受到拟议关税的严重影响,因为许多其他国家已成为重要买家。科特迪瓦继续成为中国冷冻整条罗非鱼的最大买家,尽管与2023年同期相比,2024年前9个月的交易量下降了4%,但交易额却增长了7%, 同时其他非洲国家正成为重要的买家,其中, 布基纳法索和马里从中国购买的罗非鱼分别同比增长了31%和76%。中国和印度尼西亚都增加了冷冻罗非鱼的出货量,并扩大了在全球市场的份额。美国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的冷冻罗非鱼鱼片的价值同比增长了27%,从中国进口的冷冻整条罗非鱼的总价值也同比增长了31%。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统计,2024年前9个月,美国罗非鱼购进总量为128,731吨,价值5.3亿美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进口量下降了0.7%,但进口价值增长了8.38%。中国作为最大的供应国,供应量84,747吨,价值2.69亿美元,数量同比下降2.4%,价值增长了11.6%;哥伦比亚位居第二,供应量为11,322吨,价值8,400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了13%和2.5%。根据巴西渔业协会(PEIXE BR)的数据,2024年1-9月,巴西罗非鱼出口总量为8,583吨,价值4,010万美元。在此期间,新鲜鱼片出口量为3,548吨,价值2,780万美元,2024年第三季度,罗非鱼鱼片每公斤价值达到7.89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6.99美元。冷冻整条罗非鱼是巴西出口的第二大类罗非鱼产品,出口量为3,489吨,价值950万美元,巴西罗非鱼产品出口量的83%,收益的93%均来自对美国的出口。全球罗非鱼市场保持稳定,需求强劲(尤其是来自非洲的需求),但面临成本上升和供应紧张带来的持续价格压力。预计中国罗非鱼产业将长期保持韧性,美国罗非鱼产业目前正面临重大挑战,给2025年的前景带来了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更多生产商正在采用可持续做法,以提高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新闻图片1011
2024年中国螃蟹进口量创新高 俄罗斯活蟹表现亮眼
贸易数据与行业专家观点显示,在 2024 年中国进口了创纪录数量的活蟹和鲜蟹后,2025 年中国螃蟹进口市场前景被普遍看好。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4 年中国螃蟹进口总量飙升至 13.3 万吨,进口额达 21 亿美元。与 2023 年相比,进口量和进口额均实现了 12% 的增长幅度。其中,俄罗斯活帝王蟹和活雪蟹进口总量表现亮眼,达到 3.5 万吨,较 2023 年的 3 万吨增长了 17%,相较于 2022 年更是显著增长了 75% 。螃蟹行业顾霍奇斯分析认为,由于高端品类受中国整体经济大环境影响较小,2025 年中国螃蟹市场有望延续繁荣态势。他表示:“2024 年,帝王蟹、雪蟹和龙虾等高端海鲜品类在中国市场表现强劲。鉴于富裕的中国消费者对高端海鲜的需求依旧旺盛,我预计这一趋势在 2025 年还会持续 。” 尽管中国经济面临一定挑战,且进口量有所增加,但俄罗斯活蟹的平均单位进口价格保持稳定,为每公斤 32.57 美元,几乎与 2023 年价格持平。并且这一趋势在 2025 年似乎得以延续,1 月份中国就进口了 1123 吨活帝王蟹和雪蟹。海关数据还显示,活蟹在市场上的占比不断攀升,目前按价值计算已占中国总进口量的 90% 。霍奇斯提到,2024 年俄罗斯对中国和韩国的活蟹出口总量增加至 4.7 万吨,冷冻蟹出口量增加至 3.18 万吨。在市场格局方面,虽然中国在活蟹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在加工蟹进口领域,日本处于领先位置。2024 年,日本帝王蟹进口量增长了 39%,雪蟹进口量增长了 16%,俄罗斯生产商向日本出售了 1.78 万吨冷冻帝王蟹和雪蟹,且所有品类价格均有上涨。同时,中国从加拿大进口的活蟹(主要为雪蟹)减少了 32%,降至 7166 吨,不过价格上涨了 15%,达到每公斤 18.76 美元。
新闻图片1379
“重庆产”猪肉罐头首次出口新加坡 预计每年出口货值将超1000万元
3月10日,在重庆海关监管下,分别由重庆市合川区、万州区的食品企业生产的19.5吨猪肉罐头顺利装车,发往新加坡,这也是“重庆产”猪肉罐头首次出口东南亚国家。就在上周,重庆动物源性产品监管体系首次通过新加坡的地区准入认证,重庆的两家企业正式获准向新加坡出口猪肉、禽肉、牛肉、羊肉及蛋类等5种动物源性罐头产品。“我们的罐头产品一直远销10余个国家或地区。”重庆德佳肉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赖维学表示,“新加坡对进口食品的生产工艺、溯源体系及质量管控要求非常严格,多亏海关、商务委等部门专家全程指导,帮助我们快速掌握新加坡食品安全监管要求,从而获批准入。”此前,在对重庆肉类罐头生产企业的走访调研中,重庆海关了解到,新加坡市场对肉类罐头需求量大,企业出口意愿强烈,但重庆动物源性产品监管体系未通过新加坡认证,企业也无法获得向新加坡出口肉类罐头的资质。重庆海关聚焦企业需求,依托中新关际合作,加强与新加坡食品局沟通交流,开展现场磋商和专题视频会议,并联合重庆市商务委、重庆市农业农村委、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系统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监控计划,对有意向的出口企业实施“驻厂指导”,帮助企业升级生产工艺、优化管理体系,确保其符合新加坡食品管理要求。“根据目前已经签订和正在洽谈的订单来看,预计我们每年出口到新加坡的肉类罐头货值将超1000万元。”重庆市农产品集团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国胜高兴地说,“成功出口到新加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进一步提升了我们产品的美誉度和品牌效应。”重庆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罐头出口为重庆特色农产品出口带来示范效应。通过新加坡的地区准入认证后,符合条件的5类产品生产企业经海关总署审核并向新加坡推荐注册,就可以获得对新出口资质,可大幅降低企业对新出口成本。
新闻图片1005
阿根廷牛肉出口量持续下降 中国市场依赖度引发担忧
在接受本国专业媒体采访时,阿根廷肉类出口商联合会(ABC)主席Mario Ravettino表示,未来几个月牛肉出口量将继续下降。根据ABC的最新报告,1月份牛肉出口量较2024年12月下降了20.1%,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5.4%。关于出口目的地,约75%的牛肉出口到中国,Ravettino主席表示:“我们的牛肉出口过于集中于中国市场,这不应该是常态。所有肉类出口商都应该实现市场更加多元化。阿根廷是第一个对中国市场依赖度达到75-76%的国家,我们必须寻找替代市场,因为中国无疑已经启动了保障措施。中国表明了其正在解决动物蛋白需求问题。这让我们感到谨慎,必须让我们深思……我们不应该对中国市场有如此高的依赖度,而应该更加多元化。”同样,阿根廷牛肉推广研究所(IPCVA)副主席、企业家也指出了当前出口行业面临困境的深刻原因:“阿根廷人口在增长,屠宰、生产和营销的能力也在增长,但肉牛存栏量却停滞不前,可以说从20年前就是如此,甚至可能更久。因此,如果我们不考虑增加肉牛存栏量,无论是提高存栏数量还是增加平均出栏体重(阿根廷是屠宰幼畜的国家之一),那么其他工作将会变得复杂。”而根据Senasa最近公布第二次口蹄疫疫苗接种行动的数据,几乎所有类别的活牛接种疫苗数量都出现了大幅下降。行业分析师由此推断出,阿根廷2025年肉牛存栏量将比去年下降150万头左右。当然,存栏量的准确统计数据要等到几周后阿根廷当局发布相应的年度报告时才能得知。阿根廷最大的肉类加工联盟负责人表示,出口行业“正在亏损的情况下运转,但我们正在等待,我们充满期待,因为我们与政府有互动关系。他们告诉我们,我们也知道,这需要时间,有些事情我们必须努力应对,因为我们现在采取的措施可能会完全影响到核心计划,即经济调整的主干——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所以我们正在等待。”在这方面,他提到了对牛肉的出口税,表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我们目前有很大类别的牛肉出口还有6.75%的出口关税。如果取消这些出口税,对政府的影响将微乎其微。因此,(政府现在就)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使出口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得到局部改善。这样我们可以等到经济结构调整进入第二阶段后开始真正提高出口生产力。”“我认为问题不在于市场,而在于缺少活牛公牛。我告诉你一些畜牧生产者的说法,他们说‘如果你们出口商不支付足够高的价格,我们不值得为出口生产高质量的公牛’。现在是他们说这话的最糟糕时机,因为阿根廷公牛价格是5美元/公斤胴体,乌拉圭是4.25美元/公斤胴体,巴西是3.50美元/公斤胴体。虽然我理解畜牧生产者的想法,但当他们坐下来分析时,自己也承认阿根廷目前的活牛价格对他们非常有吸引力,”Ravettino说。